中国线缆网欢迎您!

免费注册

《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发布,线缆行业迎“电算协同”新基座建设机遇

11月4日至5日,2025电力数智化大会电力算力协同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期间重磅发布的《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为我国电算协同的深度融合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这一国家层面战略的推进,不仅为电力与算力产业指明了方向,更作为连接两大体系的“血管”与“神经”,赋予了电线电缆行业在构建算力新基座中的核心使命与广阔前景。

电算协同,线缆是不可或缺的物理载体

蓝皮书明确指出,算力与电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资源,而“电算协同”是破解能源结构性矛盾、实现双向赋能的关键抓手。这一宏大进程的实现,高度依赖于连接“源—网—荷—储—算”各环节的物理基础设施。无论是电力对算力的底层支撑,还是算力对能源系统的智能调节,其能量流与数据流的可靠传输,都必须通过高质量、高性能的电线电缆来完成。线缆产品是“电算协同”体系赖以运行的物理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协同路径清晰,线缆技术升级方向明确

蓝皮书所构建的“规划、技术、市场”三大核心协同体系,为线缆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提供了明确指引:“东部算力消费中心—西部绿色供能基地—跨区传输网络枢纽”的全国协同格局,意味着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传输电缆与通信光缆需求将持续增长。连接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电网、以及构建算力枢纽间高速互联的数据网络,都需要性能更卓越、可靠性更高的线缆产品作为基础保障。

其次蓝皮书聚焦的异构算力纳管、多能互补调度、绿电直连融合等关键技术,以及定义的算电一体基础设施概念,都对线缆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电网与算力中心的双向高效互动,需要能够实时感知状态、传输数据的智能电缆与传感光缆,为AI自适应控制与数字孪生仿真提供精准的底层数据支撑。最后随着市场机制向“市场驱动型”转变,覆盖全环节的一体化协同体系将更加注重效率与成本。这要求线缆企业不仅能提供单一产品,更要理解从能源端到计算端的全链条需求,以适配算电协同交易与碳电一体激励等新机制对基础设施能效的苛刻要求。

迈向2030:线缆行业筑基绿色智能未来

蓝皮书展望,到2030年将基本形成“算随电走、电随算移”的全国协同格局。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与之匹配的、先进的电线电缆产业体系。蓝皮书中强调的制定统一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攻关等政策建议,正是线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算协同事业从理念探索迈入体系化建设的新阶段。对于电线电缆行业而言,这既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深度融合的光荣使命,也是推动产品技术升级、迈向产业中高端的宝贵机遇。线缆企业应主动融入这一历史进程,以创新为驱动,为构建以“绿色算力+清洁能源”为特征的未来图景,筑牢安全、高效、智能的物理连接基座。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400-107-5009。
- 分享 -
点赞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审核未通过
原因:{{fielText}}
如有疑问请联系400-107-5009
点击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
点击上传(Word/PDF格式)
提交申请
审核中
请耐心等待,如有问题联系
400-107-5009
未获得权限
该子账号未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请联系企业主账号分配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