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缆网欢迎您!

免费注册

走进重庆泰山电缆:三班倒的“粗活”,一台智能装备搞定

蓝色自行小车把巨大的电缆轴送到既定位置,黄色的机械臂将线轴卡好,设备启动后线缆开始自动缠绕,红、黄、蓝、白色的机械臂、自行小车等机械设备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生产。

这一幕场景出现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下称“泰山电缆”)生产现场,车间里运行的,正是铜线车间智能系统。

数字制造突破行业难题,拥抱智慧发展浪潮

在电缆生产车间里,排线工作是个“粗活”,如何把这个看似枯燥乏味,实际上需要精准控制的工作做好,是电缆行业普遍存在的难题。

泰山电缆智能制造专员梁壮介绍,排线过程中,当电缆线到了收线盘末端,需要人来推线,如果干预不及时,可能导致线缆叠绕,在放线时被卡住,无法顺利放线,严重时会造成交联工序停机,单点损失数十万元。这个环节也存在一定危险性,例如,一旦操作不当把手卷进去,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在生产现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道工序导致泰山电缆不得不在每个盘线点位安排人员全程跟进这项技术含量、安全性都不高的工作,还需要三班倒。

在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重庆中心总经理高莎看来,线缆行业是典型的“流程+离散”混合型生产模式,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自动化水平等痛点突出,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智能制造,是必然发展趋势。

然而,从传统行业跨界智能制造,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个行业难题,泰山电缆与浪潮云洲携手,基于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网边端软硬一体等核心能力,构建“平台+服务”模式,以数据要素为驱动,通过“精益+智能”服务,大力推进生产智能化。

经过研判,泰山电缆联合浪潮云洲旗下国器智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器智眸”),以工业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破解关键环节痛点,夯实线缆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

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

泰山电缆制造部副主任李娟介绍,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成本,按照每个排线点位1个人算,通过深度融合应用场景,进而推广至其他工序,预估可统筹调配20到30人补充到产线其他重要岗位;同时,系统排线工艺更优化,避免线缠绕出现重大损失。

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工控机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泰山电缆提质降本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一盘盘电缆从这里出发,远销全国30多个省区市,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到悉尼市政工程、北京冬奥会临电服务等多个重大项目中。

机器视觉技术助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

在泰山电缆的生产区里,高达168米的绿色立塔是一座地标性建筑,这是西南地区超高压电缆立式生产线第一高塔。在高塔下方,轰鸣的铜线车间里,白色的智能收排线设备静静伫立,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记录并控制着排线情况。

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据介绍,该项目基于工业机器视觉平台,采用3D工业相机实时采集排线状态数据,在云端构建识别、分析、检测以及引导算法模型,通过云边协同进行数据即时计算;计算完成后将结果数据实时下发于自主打造的工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再通过工控PLC进行智能化调整,打造了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排线服务模式。

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

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打造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研发400余个电缆排线识别视觉模型,实现拍摄、识别、智能调整全过程耗时小于0.1秒,有效解决了人工排线成本高、效率低、排线质量低造成成本浪费、生产存在安全隐患、质量问题溯源困难等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400-107-5009。
- 分享 -
点赞

系统提示